
当迷彩方阵在训练场上整齐列队,不同民族的乡音在同一首军歌中铿锵交响,楚医全体新学子在同一片训练场上感受着军训带来的纪律与力量。10月19日晚,党委副书记王艳萍以《军训集结号下的“同心”之约》为题,与正在军训的2025级3000余名各族新生共同探寻“同心之力”,勉励同学们要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为开启“楚医人”美好未来的新航程,实现“医技报国”、服务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王艳萍采用“理论解读+历史故事+实践案例+互动问答”等方式,从“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长河中民族团结的光辉印记”“答好民族团结进步必答题”“当好民族团结进步践行者和推动者”四个方面结合“五史”,有机融入云南实践和楚医案例,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生动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全体军训新生上了一堂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生动鲜活的“团结”课。


参加宣讲的同学们聆听报告后纷纷认为,报告内容翔实、案例生动、阐述深刻、深受启发。大家表示要认真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门重要的“必修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尊重为笔,以包容为墨,在青春的画卷上写下“民族团结”的篇章;以军训为起点,把“同心筑梦”的信念融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终将成为民族团结最亮丽的底色!




来自2025级中医学1班新生王雨婷说:“王老师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生动的实践案例和深入的理论解读,让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医德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宣讲中那些真实的面孔与感人的事迹,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宏大的概念变得具体、温暖且触手可及,民族团结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2025级护理5班杨超表示,将牢记嘱托,在学上再深化、在讲上求创新、在行上做表率,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有力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不只是一块镌刻历史的石碑,更是云南各族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意志,是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25级医学检验技术5班苟豪敏说,“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嘱托,从听故事的人转变成讲故事的人,听党话、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楚医宣传好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新学期,新气象,从“心”出发,学校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持续深化以党建思政为引领,创新形式、深挖内涵,策划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到课程体系优化,从课堂思政融入课外实践拓展,全方位、多环节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健康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