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大赛硕果满枝 全力赋能楚雄医专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9-04 来源:教务处 浏览:1342次 分享到:

近日,2025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名单公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赛事中斩获多项荣誉,以教学成果的亮眼突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2025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于8月25日至28日举办,大赛设中职、高职组,吸引全省超百所职业院校的近500个教学团队参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团队表现突出:高职组中,《让数据开口说话-统计学破解健康奥秘》《胸部急重症智慧诊断》《院前急救》等团队获一等奖,《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望闻问切”鉴全草》等团队获二等奖,《体育保健知识》《云南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技术》等团队获三等奖;中职组《内脏学-护理视角解析内脏学奥秘》团队也斩获三等奖,多维度彰显学校教学团队的硬核实力。


以赛促教,点燃教学改革“新引擎”

教学能力比赛的优异成绩,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构建“备赛-参赛-复盘-提升”闭环机制,推动教师将先进教学理念、数字化教学手段深度融入课堂,实现教学模式从“传统讲授”向“互动探究+产教融合”转型。

此次获奖团队聚焦医药类专业核心素养,将临床真实案例、科研创新成果与教学内容融合。《让数据开口说话》团队把医学统计前沿方法引入教学,《胸部急重症智慧诊断》团队依托智慧医疗技术设计实训场景,让课堂既具专业深度,又贴合行业前沿,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

杨芳、陈跃龙、殷敏、董娟团队作品《让数据开口说话-统计学破解健康奥秘》获专业一组一等奖

刘静、陈珊珊、张怡、赵越团队的作品《胸部急重症智慧诊断》获专业二组一等奖


以赛强师,锻造师资成长“生力军”

赛事成果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强心剂”。获奖团队涵盖不同教龄、专业背景的教师,备赛中通过“老带新”“专兼融合”的协作模式,实现“个体能力提升”与“团队协同创新”双向赋能:青年教师快速掌握模块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技巧;资深教师则在与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的交流中,更新了岗位需求认知。

这种成长效应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更锻造出一批结构合理、协作紧密的教学创新团队,为学校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李菊香、何秀萍、王蓉、梁宁宁团队作品《院前急救》获专业二组一等奖


以赛促建,夯实专业发展“硬支撑”

获奖作品紧扣医药行业发展需求,覆盖中医护理、医学检验、急重症诊疗、道地药材分析等特色专业领域。以赛促建过程中,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行业前沿技术(如智慧医疗、中药质量检测新技术)、岗位核心能力(如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技能、中医“望闻问切”实操能力)纳入教学标准,让专业建设更贴合产业发展脉搏。

《云南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技术》团队的成果,推动学校“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优化了实训课程体系;《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团队的探索,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升级提供了实践依据,有力支撑了学校特色专业群建设。

宋文嘉、陈文真、黎晓琼团队的作品《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获专业一组二等奖

陈珍、马春霓、张明、杨宁团队的作品《“望闻问切”鉴全草》获专业二组二等奖

郭学霖、代雁凌、白心远、高德洪团队的作品《血栓与止血检验及相关疾病》获专业二组二等奖

以赛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含金量”

教学成果的突破最终落脚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向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学生在“案例化、场景化、数字化”的课堂中,既夯实专业基础,又提升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向医药健康领域输送的毕业生,因“上手快、能力强、素养高 ”受到行业认可,为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也为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继续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更多教学成果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